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胶东传统风俗

    信息发布者:王德仁
    2019-06-14 12:31:49   原创
    一、节日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    1、春节

    春节,即农历的元旦。“元旦”这一名称,据说起自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(音zhuan xu 专须)。颛顼以正月为元,初一日为旦,故正月初一称为“元旦”。辛亥革命以后,中国采用了世界通用的历法“公历”(亦称阳历)。但是民间仍习惯在农历的正月初一日称“过年”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全国统一了以公历的一月一日为新年。于是就把农历的正月初一改为“春节”了。

    在过春节前,一进腊月门,家家户户都择吉日“扫灰”,把房屋院落打扫的干干净净,一般在腊月初八,这天叫过“腊八”,吃“腊八粥”。腊月二十三日过“辞灶”,请“灶王爷”上天。腊月三十日都在门上贴对联,贴过门钱,在堂屋里挂起“祖子”(也叫“祖影”、“家谱”)。下午各家各户到祖坟上送“吊子”,烧香、磕头、放鞭炮,请列祖列宗回家过年,谓之“请神”。

    大年三十晚上叫“除夕”。除是更移的意思,夕,指夜晚。除夕表明旧的岁月在这一夜结束,新的岁月从这一夜开始。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。为此,在除夕晚上家家都要“守岁”,全家团聚在一起,和和睦睦,团团圆圆,欢欢乐乐。

    除夕守岁有个典故:传说很久很久以前,老天爷为使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,每逢大年三十晚上,就把天门打开,把库里的金银财宝撒向人间。到了那个时辰,遍地金灿灿、银闪闪,所有的砖头、瓦块、石头蛋儿都变成了金银。但是有一条规矩必须遵守,就是谁都不能贪心。拾的到的金银还一定得放在屋里,等天亮才能开门。

    李家庄有兄弟俩,老大叫狗崽,为人尖酸刻薄,爱财如命。老二叫五子,心地善良,勤劳忠诚。这年年三十晚上,弟兄俩都坐在屋子里等待天门开。等啊,等啊,天门老是不开,狗崽想:我得想个法,等天门一开就能不费力的多寻一些金银。于是他将一大堆大石头、大石磙和大磨扇都搬到自己家门口,等到天门一开就把这些东西弄到屋里去。五子却一动不动地坐着,望着蜡烛按时烧香,耐心的等待着 。

    三更时分,天门开了,院子里的砖头、瓦块果然都变成了金银。五子把金银放进筐里,搬回屋内,关上房门。狗崽拼出全力,才把预先准备好的东西搬进屋内。他看着这满屋的金银,象吃了蜜糖似的甜透了心,他等待天明,天却老是不明,耐不住了,便开门出去看天,竞忘了“不到天亮不开门”的规矩了。等他回到屋里时,他看到所有的金银又都变成了石头、石磙、石磨了。他气的痛哭起来。五子呢,天大亮才打开房门,哎呀,一筐子金银财宝把他的眼睛都照花了,他高兴的跳了起来。

    后来,老天爷发现象狗崽这样贪财如命的人越来越多,一生气,就再也不开天门了。但人们希望能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,年三十这天晚上总是全家老小团聚在一起,点上蜡烛,烧着香,欢欢乐乐守到天亮。此俗一直延用至今。

    过年放爆竹。相传“爆竹”始于汉代。最初就是用火烧竹子,让其发出“噼噼啪啪”的响声。后来改用纸卷,卷上火药,叫“爆仗”。古人燃放爆竹是为了驱防瘟神疫鬼,今天是为了娱乐,振奋精神,增添节日气氛。

    大年五更要“发子”,吃包带有钱、糕、糖的水饺。取意为年年发财,步步高升,日子越过越甜蜜。饭后,穿新衣、戴新帽,打扮一新,磕头敬祖,长辈要给孩子“压岁钱”,然后到家庙送香祭祖,叩拜列祖列宗后,再到本族长辈家拜年,祝贺一年平安、健康、长寿。

    初一日开始出门探亲。此地有:初一姑,初二姨,初三初四看丈母的风俗。

    过年慎言不吉之语,尤其“死”字更要忌讳,如烧香插断了,不叫“断”了,“断”字不吉利,应说“参”(cen )了。煮水饺破了肚,不叫“破”,叫“挣”了,意为挣了钱。香烧了(liao )了,不叫了,叫烧“尽“了等。有句俗语说:“过年过节,吉利话多说”。

    2、对联的来历

    对联,古时有“桃符”、“门贴”之称。五代以前,古人过年时多用两块桃木板写上“神荼、郁垒”二神名,挂在门的两旁。相传,神荼、郁垒为兄弟俩,都是神人,家住度朔山上的大桃树下。大桃树曲蟠三千里万鬼出入东北的鬼门,由神荼、郁垒把守。对于恶鬼,他们就用苇索绑起来,给虎吃掉。于是从远古起,人们就常在除夕这天立桃人,悬绑索,并画上神荼、郁垒与虎,以示驱虎压邪。到了五代,后蜀的孟昶(chang)开始在桃梗上题写联语,他写的“新年纳余庆,嘉节号长春”便是我国最早的对联,到了宋朝对联已经很盛行了。因此宋代的王安石还特地写了一首题为《元旦》的诗,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,千门万户瞳瞳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”。明朝,明太祖为提倡张贴对联,在除夕前还专传旨:“公卿士庶家门口上须加对联一副,帝微行出观”。此后,春节贴对联,便逐渐成了全民族的风俗了。

    3、元宵节

    农历正月十五,俗称元宵节,因为它正值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,又和春节相连,所以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十分隆重的传统节日,一到十五这天,家家户户都忙着做灯,富裕户做豆面灯,做成小猪、小狗、小鸡、小猴等形状的花灯,困难户做萝卜、胡萝卜灯,午时已过各户都到祖宗坟上去送灯,请祖先们回家过节。晚上,烧香、磕头祭祖先、吃元宵,然后男女老幼沿街观赏各式各样制做精美、奇异的花灯以及各种烟花爆竹和焰火,欢笑声络绎不绝,直至半夜。

    椐记载,元宵节起源于西汉,汉惠帝刘盈死后,其母吕雉篡位,吕氏宗族把持朝政,吕雉死后,周勃、陈平等协力扫除了诸吕,拥立刘恒为帝,即汉文帝。因为扫除诸吕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,所以每年这一天晚上,刘恒就出宫游玩,与民同乐,以示庆祝纪念。古时正月称元月,于是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“元宵节”。

    元宵节主要活动就是放灯,放灯的习俗始于汉代,兴于唐宋,沿续至今。灯的名堂真多,有“龙灯”、“凤灯”、“鱼灯”、“兔灯”、各种历史人物灯、神话灯、走马灯,也有很多灯扎成的灯树、灯楼、鳌灯山等。除悬挂灯外,有的还在灯上写上各种灯谜,供人们猜测取乐。此外在元宵之夜多演出绚丽多彩的歌舞、高跷、秧歌、跑旱船、跑驴、舞狮、耍龙等文艺节目,为元宵节增添了热闹气氛,欢声笑语直至半夜。

    4、二月二

    俗称:二月二龙抬头,大仓满小仓流。意思是春节过完,春季生产来临,首次动土有个吉祥的兆头。传统习惯,这一天清晨一早人们就用草木灰在院里、大门外和场院里打上灰囤和梯子,预祝希望当年大丰收,粮食满囤、谷满仓。二月二这天,要吃炒的糖豆、面棋子,吃瓜干条、块,相传小孩吃了不牙疼。

    寒食、清明节

    寒食、清明节,仅次于春节。清明包含两个意思,一是指节气,二是指节日。从节气上来说,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。“三月节,物至此时,皆以洁齐而清明矣”。《岁时百问》上说:“万物生长此时清洁而明净,故谓之清明”,这是清明节的来历。

    清明是怎么变成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呢?这还得从“寒食节”的故事说起:相传在二千多年前的“春秋”时期,晋国有个叫介子推的,他曾经跟晋国公子重耳逃往国外19年,忠心耿耿。有次重耳在魏国被困,吃不上饭,介子推就偷偷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煮熟了给他吃。后来重耳回国当上国君,成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,他对随从他逃亡过的人,逐个按功行赏,却惟独把介子推忘掉了。介子推也不争功,背起老母隐居在山西介休县的东南绵山里。晋国的老百姓对晋文公的作法不满,就编了一首歌谣替介子推鸣不平。后来晋文公认识到自己的作法对不起介子推,于是立即派人到他家里去请,没有找到,听说他背着老母上了绵山,又派人到绵山上去找,也没找到。晋文公知道介子推是个孝子,心想放火把绵山一烧,他就会背着母亲跑出来。可是介子推和他母亲很有骨气,宁可烧死,也不出山,绵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,当晋文公派人进山去找时,只见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大枯柳树,活活的烧死了。人们很敬佩介子推这重精神,后来每逢烧山的这一天,就不忍心生火做饭,吃冷食,这就是“寒食节”。由于“寒食节”正值清明的前一天,久而久之人们就把它们联系在一起,并形成了清明扫墓、踏青、打秋千等风俗。

    清明扫墓最先称为“墓祭”,战国时已有之,唐宋时盛行。《清通礼》云:寒食及霜降节,拜扫塘茔,届期素服诸墓,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用胝封树,剪除荆草,故称“扫墓”。由此可见,扫墓之名始于清朝。

    清明打秋千,最早的“秋千”称“千秋”,是春秋时山戒族所创,齐桓公北征山戒族,把“千秋”带回中原。汉武帝在后庙祈祷千秋之寿,令宫女们玩之。为避忌讳就把“千秋”二字颠倒过来称为“秋千”了。

    解放后,人们又赋予清明节新的含义:每到清明这天给先烈扫墓、献花圈,进行革命传统教育,缅怀先烈,启迪后人。

    6、七月七

    神话传说中,这天喜鹊都到银河去搭桥,为牛郎织女相会。家家都做“巧饼”,有大有小形状各异,孩子们用线串着挂在胸前。中午吃水饺,晚上吃巧饼,晚饭后请姐姐。一般作法是:女孩子们穿戴整齐,手拿着胡芥和玉米芥,三、五成群的到吃水的大口井上去,把胡芥都放到井里,围着井转圈圈,口里念道:“高胡黍芥,矮胡黍芥,俺请姐姐下凡来。高胡黍棒,矮胡黍棒,俺请姐姐下天堂”。转了三圈后,再倒转三圈,口中念道上述歌词。然后把姐姐请回家,摆上供品,由两个女孩拍手对唱:“俺请姐姐吃瓜,姐姐教俺绣花,俺请姐姐吃枣,姐姐教俺做袄”。等一些女工针线活,第二天一早把姐姐送走。

    7、八月十五仲秋节

    仲秋节,时值农忙季节,既忙种也抢收,家家户户都抽空备节日用品和吃的食品,鸡、鸭、鱼、肉、月饼、美酒等。还有敬奉长辈的习惯,送月饼酒类等礼品。晚上全家老小欢聚一堂,品美酒,吃月饼赏月,仲秋节也称团圆节。

    二、风俗

    沙埠村每逢“二、七”集日,村民们都要赶集调剂余缺,设小摊做买卖,就是没有事者也愿意到集上去逛逛。

    打墙盖屋邻帮相助。在修主起屋这天,亲朋好友都去助工,有的送烟、酒等礼品祝贺。上梁之前,先按自家长辈岁数做好小喜饽饽,买好烟、糖块等,门窗和梁上要贴对联,在上梁吉时要把亲友送的床单、被面、毛毯等礼物挂在梁上,示众然后摆好供品烧香磕头,放鞭炮,在鞭炮声中由木瓦匠师傅唱上梁赞歌,同时将烟、糖、小喜饽饽一把一把洒向观众以示祝贺。竣工后摆宴庆贺。

    老人过生日,子女、好友、亲朋都来祝寿,送蛋糕,送寿桃(面做的)、寿酒和衣料,吃寿面,摆庆寿宴,近几年又添了点蜡烛,唱祝寿歌,还有的请吹手,祝贺老人大寿。

    小孩过百岁,小儿出生,村民们也很重视,每逢此事,亲朋好友就去送鸡蛋、点心,布料、成衣等贺喜,谓制之“送米”,大摆宴席祝贺。

    丧葬习俗

    本村的风俗,先人去世时,棺木盛殓,葬于祖坟地里,葬礼随贫富而定。富人家,人未死就备好寿衣、寿坟和棺材等,贫穷人家在人死后才能买口薄皮棺材。一般的礼仪是:老人死了要派三(住三天),人死后丧至二日入殓火化,家设灵堂,摆供品,挂挽联,孝子身穿孝服守在灵前,烧香、磕头,二日晚送盘缠,将扎的纸人、马、牛、车、轿等和亲朋送的包袱(纸)一起拿到土地庙前火化。停灵期间,富人之家请吹手、道士奏哀乐,孝子迎旌接幛,行“三拜九叩礼”(最后三叩首向送幛人),丧之二日上大庙。出殡时亲友们都到灵前吊孝然后发丧埋葬,子女披麻戴孝,手拉哭丧棒,哀哭送葬,骨灰入土后,孝子孝孙随主丧人沿街谢孝,表示对亲朋友邻的感谢,葬后第二天,子女为死者圆坟,拿着锨、镢、扫帚,边转圈边刨地,口中念道:“一抓金、二抓银、三抓骡马成了群”,锨、帚换上个“赶”、“扫”二字就行了。

    从死日第一天算起,每七天为一七,子女们到了这一天都要到坟墓上去烧纸(钱)祭奠。共烧七个七,再以后就是“烧百日”。在烧“五七”时,不仅儿女要全,就是亲朋好友也要去,并设宴招待宾客。在死者忌日头一年叫烧“头周年”,第二年烧二周年,第三年烧三周年。三周年这天,亲朋好友都去祭奠,儿女俱全。当地有句古语:“五七、三周年,儿女要俱全”,就是这个意思。

    60年代后,提倡丧事从简,拆除土地庙,对死者火化,沙埠村第一个火化者是王进年。有的改革,子女亲属臂缠黑纱,扶送骨灰盒去坟地埋葬。

    70年代后,村委对生前有过贡献的死者,举行追悼会,以缅怀逝者,表彰其业绩。

    婚俗

    旧社会,男女结婚不讲自由恋爱,必须遵从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。男方求婚时,须先差媒人到女方家中提亲,提亲时,必须先问明女方的年龄、属相、生辰八字。什么是生辰八字呢?我国过去用的历书,年月日时,都用天干地支来记,人诞生年月日时的干支合起来的八个字,就叫生辰八字。八字里面头两个字是年的干支;第三、四两字是月的干支;第五、六两字是日的干支;第七、八两字是时的干支。知道男女生辰八字后,然后掐算一下属相是否反“克”,相克就不能成亲。男女犯婚相克歌词是:“自古白马怕青牛,羊鼠相逢一旦休,龙见玉兔云里去,虎配长蛇不到头,金鸡与犬泪交流,小猪个个怕猿猴。”若属相不犯克,才能正式提亲,女方父母如同意这门亲事,男方家中便给女方家送去定亲礼,这叫“定亲”。

    定亲后,要写“庚贴”,俗称“过媒柬”。庚贴的主要内容,要写明男方、女方的生辰,男女双方父母的姓名、荣街里居等。然后将写好的庚贴边靠子一起,骑中锋书写“百年和好”字样,并在庚贴里放上针与红线,取意为“千里姻缘一线牵”,男方家中应择吉日良辰到女方家中送庚贴,俗称“过媒柬”,并送去比较丰厚的聘礼,女方家中收到聘礼后,应将其白面烧饼,分赠给亲友邻里,借以告知其女儿正式订婚,于是亲友们便着手置办嫁妆,称之为“添箱。

    娶亲前,男方家中应请先生看日子,择定喜期,然后通知女方,俗称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               谨 天作之合

         择定于农历 △月 △日嫁娶良辰大吉大利。

     送客人且忌 △△△三属余者皆用大吉大利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光 五世 其昌


    “送日子”,仪文应写明迎娶时间,新娘开脸坐向及“送客”人的属相,其格式文字如下:

    因婚单不能超月,在临近结婚时,男方再向女方家“送婚单”和粉盒,也称“捧盒”。其婚单书写格式是:

         择定于农历 △月△日嫁娶大吉大利。

    开脸整眉宜用 △月△日△时,面向△方迎喜神大吉。

    扶送迎客人忌 △△△ 三属余者皆大吉大利。 

    上下车轿宜面向 △,迎喜神大吉大利。

    坐床宜用 △房△间面向 △ 方迎福神大吉大利。



    结婚用红绸披挂门彩。用两乘轿者,即为一红一绿,红的是“花轿”,绿的称“官轿”,过去民间称完婚为“小登科”,所以结婚对联有“未卜他年雄甲第,且看今日小登科”的佳句。完婚这天,新郎要脚蹬皂靴,头戴礼帽,上插金花,身穿长袍,外罩马褂,披红戴花,成“状元”貌。新娘内着红衣,外套蟒袍,腰系玉带,头戴凤冠,脚穿红套鞋,如同“诰命夫人”。

    迎娶这天,男方家中应从本族中挑选一位懂礼仪的长辈,以指点新郎如何施礼,俗称“夹毡”人。待新郎装扮好,并给长辈行过礼后,即可起轿前往女家迎亲。去时,新郎要坐“花轿”,名曰“压轿”。迎亲往返不得走同一条路,途中当遇到桥梁、水井、石碾、奇石、怪树等,“夹毡人”都要前去贴个“喜”字,以示化吉成祥。当轿车到达女方家门口时,“夹毡人”应挑起花轿门帘,此时,女方家的“男送客”,应到轿前恭请新郎出轿,待新郎答礼之后,随与送客到客厅,于上席就座。宴罢,新郎要带上两双筷子,插在裤脚处,,并带好压手点心,就到岳父前叩拜新娘上轿。

    新娘上轿前,女家要在花轿里放上两把斧(取福意)和压轿钱(指铜钱),返回时,新郎坐“官轿”,新娘坐“花轿”,途中半道了,送客或夹毡人喊“一半了”,新娘在轿中应将怀揣的铜镜反过来,(光面朝己)。当花轿到了男家村庄大街时,轿夫便开始小步挪动,慢行,颤动轿杆,吹鼓手卖力使劲吹打,这谓之“踩街”,以向喜主讨“赏钱”。花轿落地前,男方家门前应树起“杆草个”,外罩小孩新衣裳,称“门卫子”,门槛上放马鞍,地上(指行走的道上)铺红毡,院中央设供桌和祭器供品等,花轿一落地,婆婆要给新媳妇烤手脚,炎夏亦应如此,然后用红包袱包好媳妇从娘家带来的斧子,抱到绣房的炕上,称为“兜福”。这时嫁客(也叫扶媳妇的)就走上前去,递给新媳妇压手点心和压手钱,叫新娘抱上“月子”(红布包内盛针和线)。嫁客扶着新娘过马鞍,踩红毡,并有一位福寿双全的老妪朝新媳妇洒谷豆祝福。然后,新郎、新娘到供桌前,面南而立由主婚人引导:一拜天地,二拜高堂,夫妻对拜,礼毕进入洞房。新娘上炕要脚蹋“捶被石”,和盛满粮食的升,枣糕及红砖,取意为脚蹋金砖,步步高升,并由本家大伯为新娘“卟”上炕。新娘上炕后,即用红纸包好两块砖,用红线捆上新郎带回的两双新筷子,放到临街的门楼上。新娘上炕按婚单上写明的吉祥方位端坐,新郎便给新娘挑去“蒙头袱”,嫁客就给新人“扒”伴有红枣和栗子的米饭,然后,新娘开始坐“时辰”,新郎即由夹毡人陪同赴喜宴。

    晚上,新郎新娘吃罢随轿带来的“随身饭”,也叫“福饭”(多系小饽饽和水饺),喝过“合欢酒”(也叫“合卺酒”、“交杯酒”)就开始“闹洞房”。

    新人结婚室为什么叫洞房?

    相传秦始皇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“阿房宫”,强选天下美女,十分俊美而勇敢的三姑娘,也被强迫送进阿房宫,她不甘心那被奴役蹂躏的黑暗生活,于是设法逃出,直奔华山,与正在逃命的书生沈博相遇,逐渐产生了爱情。他们插枝为香,对天盟誓,结成患难夫妻,没有房子住,他们便以巨石下的洞穴为新居,故称之为“洞房”。三姑娘就是后人崇敬的“三圣母”。以后文人又杜撰了“洞房花烛夜,金榜题名时”的佳句。

    第二天,由“送客”把新媳妇叫回娘家去,新郎也陪同一块去,这叫“回二日”,这时女方家亲友也来庆贺,叫吃“回门酒”。晚上,新媳妇的伙伴及姑、叔、姨家的姐妹们都来欢聚一堂与新郎取闹,如同在男方家闹洞房一般。

    第三天,新娘便随新郎回婆家,上午上坟祭祖。婚后第四天早晨,新媳妇要“掏灰”。事前婆婆在锅底草灰里埋上钱,新媳妇做饭前掏灰(取“惠”的谐音)时,也掏到钱。还有看“六日”的习惯,即新媳妇娘家父母、姑姨、兄嫂等都到男方家去回亲,看一看婆家什么样,相互认亲。男家大摆宴席招待。















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